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具有复杂性,既有值得称道的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以下是基于史载原文的客观评价:
优点
• 弘毅宽厚,仁德爱民:
•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在平原当县令时,“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之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体现了他宽厚待人,能与下属平等相处,且乐于施舍财物帮助百姓,因此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归附。这种仁德的品质让他在百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 当曹操进攻荆州,刘备带领百姓撤退时,“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即使面临曹操追兵的巨大压力,刘备也没有舍弃百姓,可见他对百姓的重视和爱护,这进一步彰显了他的仁德之心。
• 礼贤下士,善于用人:
•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被传为佳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明确记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他为了得到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不惜多次亲自前往拜访,且态度诚恳谦逊,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使其辅佐自己成就霸业。这种对人才的尊重和求贤若渴的态度,吸引了众多有才华的人聚集在他身边。
• 刘备对关羽、张飞等将领也十分信任和重用,与他们情同手足,“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这种深厚的情谊使得关张二人对刘备忠心耿耿,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此外,他还能任用魏延等有能力的将领,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蜀汉的军事斗争贡献力量。例如,在刘备称汉中王后,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所望,镇守汉中多年,稳固了蜀汉的北方防线。
• 百折不挠,意志坚定:
• 刘备的创业历程充满坎坷,早期屡战屡败,多次失去领地和依附的势力,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记载,他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诸侯,在经历了诸多挫折和困境后,依然坚持寻找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例如,在被曹操击败后,他投奔袁绍,但仍积极谋划,寻找东山再起的时机。
• 最终,刘备在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实现了自己的霸业。他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成为后世许多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励着无数处于困境中的人不放弃努力,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缺点
• 感情用事,意气用事:
• 关羽被东吴杀害后,刘备悲愤交加,不顾诸葛亮、赵云等大臣的劝阻,执意发动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这场战争不仅导致蜀汉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而且使蜀汉国力大衰,《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描述:“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严重影响了蜀汉的后续发展。刘备在此时没有冷静地权衡利弊,从大局出发,而是被个人情感左右,冲动行事,充分体现了他感情用事的一面。
• 刘备在早期担任安喜尉时,因不满上级督邮的行为,一气之下将督邮捆绑起来鞭打,随后弃官逃亡。《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注引《典略》曰:“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著树,鞭杖百馀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这件事反映出刘备当时行事较为鲁莽,缺乏深思熟虑,仅凭一时之气就做出过激的行为,对自己的仕途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 优柔寡断,决策迟疑:
• 在面对是否夺取益州的问题上,刘备表现出了优柔寡断的一面。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帮助抵御张鲁和曹军,法正、张松等人也劝刘备趁机夺取益州,《三国志·蜀书·庞统传》中庞统劝说刘备:“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於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但刘备因顾虑自己的名声和所谓的“仁义”,迟迟不能下定决心,《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回复庞统:“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他在取益州的问题上多次纠结,贻误了不少战机。虽然最终刘备还是选择了夺取益州,但这种优柔寡断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决策效率和事业发展的进程。
• 当曹操南下荆州时,刘备在应对策略上也显得有些迟疑不决。他一开始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在荆州的停留和行动较为犹豫,导致部分荆州士人百姓对他的信心有所动摇,一些人才也因此流失到其他势力。例如,在曹操大军逼近时,很多荆州官员和百姓选择投靠曹操,这与刘备当时决策的不果断有一定关系。
• 军事才能不足:
• 刘备在军事指挥方面的表现相对较为平庸,与曹操、周瑜等军事统帅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在与曹操的多次交战中,刘备大多处于劣势,经常遭遇失败。例如,在赤壁之战前,刘备被曹操一路追击,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长坂坡之战的惨败,充分暴露了刘备在军事指挥和应对强敌时的能力不足。
• 在一些重要的战役中,刘备的决策和指挥也存在失误。如夷陵之战中,他在战略布局、兵力部署以及战术运用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最终被东吴陆逊击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陆逊分析刘备的作战部署:“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今备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陆逊准确地抓住了刘备的弱点,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而刘备却未能及时调整策略,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总体而言,刘备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多面形象的历史人物。他的优点使他能够在乱世中崛起,建立蜀汉政权,并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和追随;而他的缺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成就和蜀汉的发展。评价刘备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他的一生,既要肯定他的功绩和优点,也要认识到他的不足和局限性。